本文来自英语之家
辜志毅在行车途中。记者苗剑 摄 copyright www.yingyuzhijia.com
武汉晨报消息 (记者陈小敏 通讯员张凤华)武汉公交司机队伍里有一位外语牛人,不光能用英语跟老外流利对话,法语、韩语、日语也是张口就来,去年他又开始学习世界语。他的名字叫辜志毅,43岁,是公交777路上的一名普通司机,人称“外语哥”。 copyright www.yingyuzhijia.com
辜志毅会多门外语,起初并没有人知道,一次偶然的机会,让他在网上迅速蹿红,并获得“外语哥”的美名。
copyright yingyuzhijia.com
去年11月,辜志毅驾驶777路公交车从起点站保利心语出发,行至雄楚大街图书城站时,上来一名30多岁的老外,“Hi!Where are you going?”(你好!去哪里?)辜志毅主动用英文与老外打起招呼。老外翻开手上的一个笔记本,指着一个拼音写成的地名:HongXiang Street(宏祥路)。“Yes,You're right.”(是的,你坐对了车)。辜志毅的回答让老外吃了“定心丸”。 本文来自英语之家
车行至秦园路时,老外急着要下车,辜志毅大喊:“No!Next station”(错了,应该是下一站)。 老外听到提醒,重新回到座位上。车到宏祥路站时,老外下车,临走时主动向辜志毅打招呼:“See you!”(再见!)
本文来自英语之家
看到这一幕,车上乘客无不点头称赞,一名乘客还将此拍成视频,发到微博上,并感叹:“武汉公交司机不仅有高超的技术,还要过英语6级!”这段视频迅速在网上蹿红,甚至还有研究生留言想向他拜师学英语。 copyright yingyuzhijia.com
辜志毅说,他开777路公交车已有4年,这条线路上高校众多,每个月都会碰到外国人,每次他都主动打招呼,并尽力提供帮助。
仅有大专学历的辜志毅,英语真的过了6级。 copyright www.yingyuzhijia.com
1992年,辜志毅在武汉3506工厂当一名服装技术人员,一次偶然的机会,让他对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。一个好友在同济医科大学学英语,邀他一起去听课,课堂上老师鼓励大家开口说英语,课堂上气氛活跃,辜志毅很快就进入学习的状态,随后的英语课,他一节都没有落下。第二学期,他考上了同济医科大学英语专业学习班,此后的业余时间,他都用来自学英语。
虽然每周只有三节英语课,但其中一节课由外教授课,外教在课堂上更加活跃,简直就是“疯狂的英语”,每一个人都要开口说,而且还是抢着说。在学习班上,辜志毅结识了来中国学习中文和医学的尼日利亚留学生艾迪。辜志毅找艾迪练习英语口语和听力,艾迪向辜志毅学习中文,甚至有一段时间,他还搬到艾迪家一起合住。这段业余学习经历让他的英语听说能力突飞猛进,更加激发了他的求学欲望。 copyright www.yingyuzhijia.com
1996年,辜志毅通过了大学英语4级考试,次年拿到了英语6级证书。“学好英语,最重要的是敢开口,多与不同的人对话,就能找出关键词的使用规律。”辜志毅说,兴趣和好的语言环境是学好外语的关键。
copyright yingyuzhijia.com
直到现在,为了不丢掉英语口语,辜志毅还会抽空去参加华师大的英语角,或是到一些外国人聚集的咖啡馆,主动创造机会练习口语。
1997年,停靠在武汉港的五星级游船“东方皇后”号招聘服务生,月薪2000元(在当时属于高工资)吸引了很多本科生,甚至是研究生报名,其招聘条件中要求熟练掌握英语,能听说写,前往报名的研究生都很难过关,可辜志毅顺利过关了。 本文来自英语之家
上船后,辜志毅原以为自己很不错,没想到船上其他服务生不仅会英语,还掌握了两门甚至三门外语。工作了大半年后,他离开“东方皇后”号,决定继续求学。经介绍,他来到武汉大学旁听法语系的课程,这一旁听又是两年,积累了近千个词汇量,日常的生活用语对话不成问题。
内容来自www.yingyuzhijia.com
为练好法语口语,辜志毅每周三都会参加武汉大学法语角的活动。来的多是在汉的法国留学生,还有武大法语专业的学生和法语教授,每次都有一二十人。大家都很热情,不管是否认识,见面后都会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,然后用法语聊法国的文化、旅游等。有时实在听不懂,辜志毅就拿出法语字典查一查。辜志毅说:“就算有些法语说不出来,我也可以先用英语说,一般欧洲人都听得懂,然后对方会自然翻译成法语告诉我。” 内容来自www.yingyuzhijia.com
2001年,辜志毅又独自到上海打工。在外企做客服、跑销售,他租住在虹桥路一个日本人、韩国人聚居的小区里,同租的都是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日语系或韩语系的学生。就这样,辜志毅又多了学习日语和韩语的机会。
内容来自www.yingyuzhijia.com